News Releases
Updates every hour. Last Updated: 24-Apr-2025 08:08 ET (24-Apr-2025 12:08 GMT/UTC)
8-Apr-2025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在精神病学中的应用:罗米娜·米兹拉希博士绘制分子未来图景
Genomic PressReports and Proceedings
在《基因组报》独家专访中,罗米娜·米兹拉希博士讨论了PET成像如何让科学家探索精神疾病的分子基础。她关于多巴胺、炎症和大麻使用障碍的研究,为精神分裂症、成瘾和自杀风险的个性化干预铺平了道路。
- Journal
- Brain Medicine
8-Apr-2025
研究表明:创伤后药物阻断雌性小鼠恐惧反应
Genomic Press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脑医学》杂志发表的最新研究显示,在创伤后不久施用奥沙坦特(Osanetant)药物可减少雌性小鼠的恐惧记忆。这些发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早期干预提供了有前景的见解,并突显了恐惧处理过程中性别差异的关键性。
- Journal
- Brain Medicine
7-Apr-2025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于涛教授和丰育功教授团队合作揭示tsRNA在颅内动脉瘤发病中的功能和作用
Research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近期,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于涛教授和丰育功教授团队合作,针对一类新兴的非编码小RNA分子—tsRNA,深入探究了其在颅内动脉瘤发病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相关成果以“tRF-AspGTC promotes intracranial aneurysm formation by controlling TRIM29-mediated galectin-3 ubiquitination”为题发表在Research上。
- Journal
- Research
- Funder
-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Taishan Scholar Program of Shandong Province
4-Apr-2025
对饥饿的感知可模拟禁食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据新的小鼠研究披露,脑对饥饿和饱腹的感知可改变免疫细胞动力学,这种改变与是否实际存在禁食状态无关。研究显示,激活促饥饿神经元会降低已喂食小鼠体内的循环单核细胞数量——这种现象通常会在禁食期间出现。作者指出,这些发现或有助于理解饮食失调的机制,并可能为治疗代谢紊乱提供新思路。先前的研究表明,禁食和进食会影响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细胞的可用性及功能。但有关脑会如何根据不同营养水平和能量状态调节免疫功能则不清楚。为一探究竟,Joao Paulo Cavalcanti de Albuquerque 和同事选择性地对小鼠控制饥饿和饱腹的下丘脑神经元回路进行了操控。他们发现,激活表达刺鼠相关肽 (Agouti-related peptide,或 AgRP) 的促饥饿神经元会降低已喂食小鼠体内的一组单核细胞的循环数量。相比之下,激活禁食小鼠体内的促饱腹感神经元则会增加其循环单核细胞的数量。这些结果分别模拟了断食和进食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进一步的实验表明,激活 AgRP 神经元会降低肝脏中(可感知营养物质可用性)的 mTOR 信号传导,从而降低趋化因子 CCL2 的血浆浓度。这反过来又会减少募集自骨髓的表达 CCL2 受体的单核细胞。此外,研究人员判定,AgRP 神经元会抑制下游表达黑皮质素受体 4 的神经元,增加循环皮质酮浓度并激活糖皮质激素受体。据作者披露,这些作用的叠加会改变免疫细胞动力学。Cavalcanti de Albuquerque 等人提出,未来的研究或可帮助测定这些神经回路会如何影响肥胖或炎症疾病中的免疫系统。
- Journal
- Science Immunology
3-Apr-2025
细菌的氧代谢出现时间早于地球的大氧化事件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在地球大气弥漫氧气之前,地球上的细菌可能就已经适应了有氧环境。研究人员通过机器学习等方法追溯了历时数十亿年的微生物演化过程;结果发现,微生物耐氧能力的演化要早于大氧化事件(the Great Oxidation Event,或 GOE);这种能力不仅对蓝藻(Cyanobacteria)产氧光合作用的起源不可或缺,也可能对地球大气的演变至关重要。这些发现凸显了生物演化与地球地质史之间的动态关系。微生物形式存在的生命至少主宰了地球历史中的 37 亿年。然而,鉴于地球上最早生命形式在化石记录中的稀缺性(尤其是那些处于深远地质时段中的记录),因此人们对其演化知之甚少。在缺乏化石证据的情况下,研究人员利用微生物生物活动的地球化学记录来估测关键细菌谱系及其代谢新机制出现的时间。约 24 亿年前发生的大氧化事件(GOE)是大气氧气积累的标志性事件。这一变革性事件被认为源自产氧光合作用的驱动——这一演化创新归功于约 32.2 亿年前出现的蓝藻。尽管这一创新出现的时间早于 GOE,但人们认为,在大气氧含量开始上升之前,大多数早于 GOE 的生命存在形式仍保持厌氧状态。有关 GOE 之前有氧生命存在的程度仍有争议,适应氧气的细菌谱系的演化时间线也无明确界定。
为填补这一空白,Adrián Davín 和同事利用涵盖细菌分类的 1007 个基因组构建了一棵细菌系统发育树。Davín 等人接着利用机器学习和系统发育协调确定了细菌基因组中氧气适应的独特演化特征,预测了从厌氧到有氧生活方式转变的祖先谱系。这使得作者能够追踪深远时期细菌对氧气利用的演变过程。研究发现,早期需氧细菌出现于 GOE 之前(约 32.2-32.5 亿年前),表明某些谱系(可能是蓝藻的祖先)在产氧光合作用出现之前就已演化出了有氧代谢能力。在 GOE 之后,有氧代谢的多样化愈演愈烈,导致需氧谱系比厌氧谱系的多样化速度更快。
- Journal
- Science
3-Apr-2025
倭黑猩猩的交流方式具有与人类语言相似的组合性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我们现存的近亲——野生倭黑猩猩——可通过具有复杂组合语义结构的声音进行交流;这种结构反映了人类语言的关键特征。这些发现挑战了由来已久的人类具有独一无二语言特性的假设,并为了解交流的演化方式开辟了新的途径。人类语言的一个标志性特征是其能够将离散元素组合成更复杂且更有意义的结构。这一原则被称为组合性;它能让词素(即具有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组合成单词,再将单词组合成句子;其整体含义则由各个组分及其排列方式决定。组合性可有两种形式:平凡及非平凡组合性。在平凡组合性中,每个单词都保持其独立含义。非平凡组合性则涉及更复杂且细腻的关系,其含义并非仅为所涉单词的直接总和。组合性可能并非人类语言所独有;对鸟类和灵长类的研究表明,它们中的某些物种能将有意义的声音结合成平凡组合结构。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动物会在交流中运用非平凡组合性。
Mélissa Berthet 和同事在此报告了强有力的实证证据:野生倭黑猩猩(Pan paniscus)在其声音交流中运用了非平凡组合性。Berthet 等人分析了 700 个录制的倭黑猩猩叫声和叫声组合,记录了与每一发声相关的 300 多个语境特征。作者采用源自分布式语义学方法(一种衡量单词间含义相似性的语言学框架)分析了这些语境特征,旨在推断单次倭黑猩猩发声的含义并量化它们之间的关系。接着,为评估倭黑猩猩叫声组合是否遵循组合原则,他们采用了先前用于识别人类交流中组合性的多步骤法。Berthet 等人发现,倭黑猩猩的叫声类型可整合成四种组合结构,其中三种展现了非平凡组合性,表明倭黑猩猩的交流与人类语言的结构上的相似性比之前认定的要多。
- Journal
- Science
3-Apr-2025
circTP63-N通过与HSP90AB1的相互作用调控YAP1/Hippo信号通路,从而抑制鼻咽癌的增殖和转移
Science China Press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中南大学湘雅基础医学院曾朝阳、郭灿教授与新疆医科大学郭文佳研究员发现了TP63基因编码的新环状RNA circTP63-N能够抑制鼻咽癌恶性进展,《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近期发文报道了该成果。
- Journal
-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3-Apr-2025
减少空间垃圾与提升卫星在轨服务的技术革新
Universidad Carlos III de MadridBusiness Announcement
面对地球轨道日益严重的空间碎片问题,来自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UC3M)的科研团队创立了PERSEI Space公司,致力于通过创新的空间电动力绳系技术推动太空可持续发展。这家由欧洲航天局(ESA)孵化、获得校方C3N-IA创新中心支持的企业,同时赢得了欧盟E.T.PACK-F和E.T.COMPACT项目的资金支持。
2-Apr-2025
临床试验显示,一种实验性药物可减少人类对可卡因和酒精的使用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一项涉及 68 名参与者的新的二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一种名为 mavoglurant 的实验性药物能减少可卡因使用患者对可卡因和酒精的依赖。虽然需要更长时间的试验,但这些结果表明,应进一步探索该药物是否能作为可卡因或酒精依赖的治疗方法。可卡因是一种高度成瘾物质;2023 年全球使用可卡因者超 2100 万。可卡因的广泛使用仍是公共卫生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该物质的滥用会导致使用者过早死亡、长期性健康并发症和社会问题。研究表明,一种名为 mGluR5 的受体在可卡因成瘾和奖励处理中起着核心作用,提示它可能成为新型可卡因成瘾疗法的靶点。在这项二期试验中,Baltazar Gomez-Mancilla 和同事测试了mavoglurant 的效果;该药可抑制 mGluR5;目前人们正在研究将其作为治疗脆性 X 综合征的药物。在为期 98 天的试验中,研究人员每天两次向 68 名使用可卡因的成年患者施用 mavoglurant 或安慰剂。该团队通过参与者的回顾性自述报告以及检测其尿液和头发样本中的可卡因代谢物来监测可卡因使用的改变。总体而言,接受 mavoglurant 治疗的小组成员使用可卡因的天数减少;有证据显示,这些人的酒精摄入量也有所降低。Mavoglurant 引起的多为头痛和头晕等轻微副作用;76% 的参与者完成了整个疗程。Gomez-Mancilla 等人提到,他们的研究结果受到研究时间短和样本小的限制;他们呼吁对更为多元的人群做进一步的研究,旨在考察 mavoglurant 对可卡因使用的长期影响。
对研究趋势感兴趣的记者请注意,2024 年 4 月《科学-信号传导》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揭示,小鼠接触可卡因会如何改变其伏隔核(这是脑中的奖励回路)中蛋白质的整体格局: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signal.adl4738. 此外,2025 年 2 月《科学-进展》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脑中的 GLP-1 回路可减弱大鼠寻觅可卡因的行为并可通过 GLP-1 受体激动剂对可卡因成瘾进行靶向治疗: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r5051
- Journal
-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