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Apr-2025
探究莱姆病:两项研究发现该病并发症的潜在根源并发现了一种新的抗生素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在两项新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导致莱姆病(Lyme disease)的细菌成分可能是导致该病长期并发症的部分根源;他们还发现了一种新的能够安全根除小鼠体内该病原体的抗生素。整体来看,这些发现有助于揭开莱姆病治疗后综合征背后的机制;莱姆病综合征是一种感染后状况,它对研究人员来说仍是一个很大的谜团。在美国,莱姆病通常由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引起,每年有多达 50 万人罹患此病。虽然莱姆病可以用抗生素治疗,但多达 15% 的患者在治疗后会出现慢性疲劳和认知问题等长期并发症。另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是莱姆关节炎,它会导致膝盖和其他关节的令人虚弱的炎症,但其病因大多不明。基于先前的研究,Mecaila McClune 和同事推测,伯氏疏螺旋体残留的抗原可能是莱姆关节炎的诱因。他们在小鼠模型中通过追踪该菌的肽聚糖(这是其细胞壁的组分)的分布来验证他们的假说。研究人员发现,伯氏疏螺旋体肽聚糖的独特化学属性使其能在肝脏中积聚,并会在那里持续数周之久。这使得 McClune 等人得出结论:伯氏疏螺旋体肽聚糖可能是引发莱姆关节炎的持续性抗原来源;他们表示,这一发现可以为其他感染后综合征(如新冠长期综合症)的研究提供参考。
在第二项研究中,Maegan Gabby 和同事指出,莱姆病的标准治疗药物强力霉素会杀死有益细菌,并具有毒性副作用,因此不能将其用于幼儿。为了寻找替代药物,该研究团队筛选了近 500 种 FDA 批准的化合物,旨在寻找能够杀死伯氏疏螺旋体但不会影响其他菌科的化合物。筛选结果显示,哌拉西林(它是青霉素家族中的一员)可以通过靶向针对细菌的肽聚糖合成来根除培养的伯氏疏螺旋体。该团队还发现,哌拉西林能以比强力霉素低 100 倍的剂量就能消灭感染小鼠体内的该细菌,但它却能同时保持小鼠体内的微生物群落完好无损。
关注研究趋势的记者请注意,2025 年 3 月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人体抗蜱免疫的基础,并报告了一种可以在豚鼠身上复制这种保护作用的 mRNA 疫苗: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translmed.ads9207
- Journal
-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