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Release

有些侵门踏户的杜鹃鸟为何会有更快的物种形成率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据一项新的研究报告,当杜鹃(这是一种会在其他鸟类巢穴中产卵的鸟)在品种较为广泛的寄主鸟类窝巢中产卵时,它们的物种形成速率会加快。这种加速的物种形成率是由寄主排斥和杜鹃选择对寄主鸟的雏鸟特征进行模仿所驱动的。新的物种如何产生是生物学的一个根本问题。互动关系密切的物种间的协同演化被认为会增加生物多样性,并有可能解释大量明显特化的物种。然而,将宏观演化模式与推动物种形成的微观演化过程联系起来的证据仍然很少。杜鹃鸟为研究协同演化多样性提供了一个有用的系统。在某些物种中,杜鹃幼鸟会将寄主幼鸟踢出其窝巢,而在其他某些物种中,杜鹃鸟则会与寄主幼鸟一起长大。这种巢寄生策略的不同会对寄主产生非常高的选择压力,迫使其发展出防御能力,并有可能导致协同演进性比拼,从而有可能驱使杜鹃出现反向适应,例如令其蛋或孵育出的雏鸟的外观与寄主鸟的蛋或雏鸟相似。

 

通过结合为期 20 年的行为学与基因学研究,Naomi Langmore 和同事研究了这些相互作用会如何驱动青铜杜鹃的物种形成。Langmore 等人发现,能开拓利用数种不同寄主鸟品种的杜鹃类群具有更快的物种形成率,并且会比其敌意较低和非寄生性亲缘鸟种更有可能在同域中形成物种。这是由于它们能选择模仿不同寄主的形态不同的雏鸟,从而导致杜鹃的基因型和表型歧化为寄主特异性类群,从而创制出新的杜鹃物种。Langmore 等人写道:“现在了解协同演化多样化的过程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因为人为改变的气候既破坏了已经存在的密切耦合的种间关系,又产生了物种间的新型互动。了解和模拟物种间的演化动态对于获得准确的环境变化模型和实施需优先考虑的物种保护措施都是至关重要的。”


Disclaimer: AAAS and EurekAlert!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accuracy of news releases posted to EurekAlert! by contributing institutions or for the use of any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EurekAlert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