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Dr. Eva-Maria Tsapakis
Credit: Dr Eva-Maria Tsapakis
希腊塞萨洛尼基讯(2025年2月11日)—— 在基因组出版社发表的一项重要研究报告中,亚里士多德大学研究人员在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SSDs)患者中发现了显著的躁狂症状,这一突破性发现可能重塑现有治疗方法。
这项发表于《脑科学医学》的严谨研究对75名稳定期门诊SSDs患者进行了深入考察,结果表明超过四分之一(26.7%)的患者表现出明显的躁狂症状,这一发现对临床实践和患者护理具有重要启示。
研究首席研究员Evangelia M. Tsapakis教授解释道:"我们的研究明确显示了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中阳性症状与躁狂表现之间存在显著关联。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阳性症状的严重程度可以预测躁狂症状的出现,这表明这两种精神病理学特征之间存在更深层的联系。"
研究团队运用杨氏躁狂量表(YMRS)及其他临床评估工具进行研究,发现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得分较高的患者中,躁狂症状出现的可能性更大。这种相关性在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方面表现得尤为显著。
该研究高级作者K.N. Fountoulakis教授指出:"我们的发现提示我们可能需要重新评估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的筛查和治疗方法。通过系统性筛查早期识别躁狂症状,我们有望改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和医疗系统的经济负担。这对当前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尤为重要。"
研究结果支持采用更细致的维度性方法来理解精神健康状况,而非严格的分类诊断。这种观点有助于制定更个性化的治疗策略,提高患者预后。
研究还发现:
• 躁狂症状的存在与整体临床精神病理显著相关
• 语言和思维障碍与躁狂表现具有强相关性
• 目前的诊断方法可能忽视了SSD患者中重要的躁狂成分
这些发现引发了对当前诊断框架和治疗方法的深入思考:躁狂症状的存在是否预示着精神分裂症的一个独特亚型?某些患者是否能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之外的心境稳定剂中获益?
研究团队建议,在SSD患者中实施常规躁狂症状筛查可能带来更有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这一建议恰逢全球医疗系统正在寻求更具成本效益和效率的治疗策略之际。
这项题为《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中的躁狂症状》的研究于2025年2月11日在《脑科学医学》(基因组出版社)在线发表,可通过https://doi.org/10.61373/bm025r.0005免费获取。
关于《脑科学医学》:《脑科学医学》(ISSN: 2997-2639)是基因组出版社(纽约)出版的医学研究期刊,致力于搭建从基础神经科学创新到脑科学医学转化研究的跨学科平台。期刊涵盖脑部疾病的基础科学、病因、预后、治疗及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跨越所有临床学科及其交叉领域。
Journal
Brain Medicine
Method of Research
News article
Subject of Research
People
Article Title
Manic symptoms in schizophrenia spectrum disorders
Article Publication Date
11-Feb-2025
COI Statement
The authors have confirmed that no conflict of interest exists.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had full access to all the data in the study and had fina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decision to submit for publication. The manuscript has been read and approved by all auth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