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3年第6期封面文章发表了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陶春辉研究员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团队在西南印度洋洋中脊针对海底热液活动及其伴生的多金属硫化物的分布规律和形成机制进行了十余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了类型多样且分布频率更高的热液活动以及具有形成大型硫化物矿床的潜力,并建立了局部强热供给-深大断裂控制的硫化物成矿模型。
海底多金属硫化物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主要由热液循环形成的。热液循环的两个要素是驱动热源和流体循环通道。通过海底地震数据分析,发现西南印度洋脊的热液系统的驱动热源具有局部集中的特征,而且热源和通道结构分布深度也较其它洋脊的同类型热液系统的更深。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强岩浆段的深部岩浆房、弱岩浆段的深大拆离断层以及贫岩浆段的双向拆离断层。通常认为扩张速率控制着热源、岩浆供给和构造过程。本文认为洋中脊热液循环系统的类型、循环深度、热液活动沿轴发育频率以及硫化物成矿规模可能是岩浆供给和构造活动均衡贡献的结果。对于超慢速扩张西南印度洋中脊,局部强热供给和深大断裂构造是其热液循环和硫化物成矿更直接的控制因素。局部强热供给-深大断裂控制的硫化物成矿模型有望为超慢速扩张西南印度洋中脊多金属硫化物的勘探与成矿研究提供指示。
研究详情请见原文:
陶春辉, 郭志馗, 梁锦, 丁腾, 杨伟芳, 廖时理, 陈明, 周飞, 陈杰, 汪楠楠, 刘小禾, 周建平. 2023. 超慢速扩张西南印度洋中脊硫化物成矿模型.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53(6): 1216–1234
Journal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