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告知鸟类如何知道何时何地停止迁徙,研究人员使用近一个世纪的数据报告道,欧亚芦苇莺,一种每年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整个欧洲地区之间迁徙的鸣禽,使用地球磁场的轻微变化作为一种“停止标志”,在它到达目的地时发出信号。迁徙的鸣禽长途跋涉返回它们的繁殖地——偶尔可能跨越各大洲——并且每年都以惊人的精确度到达目的地。然而,虽然大量研究都集中在了解这些生物如何记住迁徙路线,并在迁徙路线上航行,但它们如何知道何时何地停止迁徙仍然是一个谜。人们认为,鸟类使用来自地球磁场参数的线索——磁偏角、磁倾角、磁强度和磁在特定区域的整体强度——来引导它们。然而,地球磁场每年都会有轻微的变化,这表明用于定义个体出生和繁殖地点的磁场参数每年都会发生在稍微不同的位置。尽管如此,鸟类种群仍然能够每年返回到其出生地点的几米范围内。为了研究地球磁场的波动是否可以预测鸟类迁徙地点的变化,Joe Wynn及其同事评估了欧亚芦苇莺80多年的鸣叫记录。研究结果表明,鸟类在重新定位繁殖地点时,会依赖磁倾角或地球磁场与地球表面之间的特定倾角作为“停止标志”。根据作者们的说法,鸟类在离开这些地点之前会记住它们的倾斜角度,随后将其用作它们返回时的单坐标信号。尽管地球表面上的几个位置拥有相同的倾角,但Wynn等人展示鸟类如何通过在其继承的飞行轨道上遇到正确倾角的第一个位置时停下,以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对趋势感兴趣的记者,《科学》期刊在2021年5月的一项研究报告写道,在穿越地中海和撒哈拉沙漠时,原本完全在夜间进行迁徙飞行的大芦苇莺在白天继续飞行;但它们会爬升到以前未知的白天飞行高度——从大约2,000米到远高于地球5,000米。这些研究发现揭示了鸟类以前未被认识的迁徙行为。https://www.science.org/doi/full/10.1126/science.abe7291
Journal
Science
Article Title
Magnetic stop signs signal a European songbird’s arrival at the breeding site following migration
Article Publication Date
28-Jan-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