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Release

浸大臨床觀察顯示中醫藥治療慢性腎衰有效穩定率逾八成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mage: This 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view more 

Credit: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最近完成一項有關中醫藥治療慢性腎衰的臨床觀察,結果顯示中醫藥治療相關病患達3個月的有效穩定率為96.3%,治療達半年的有效穩定率為88.89%,治療1年的有效穩定率則為83.95%。

現時全球慢性腎臟病發病率正不斷上升,患病人數約佔成年人口的百分之十。若慢性腎臟病患者沒有得到妥善合適的治療,或有機會令病情惡化而演變成慢性腎衰。慢性腎衰是一種進展性疾病,患者早期可能沒有特殊症狀,但病情進一步加劇時,則有可能出現倦怠、乏力、水腫、噁心、嘔吐、皮膚瘙癢等症狀。當患者腎功能嚴重惡化時,更會出現各種併發症,如心衰、高血鉀、消化道出血等。晚期的腎衰患者需要進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腎移植等治療。

負責有關臨床研究的浸大中醫藥學院臨床部高級講師徐大基博士早前分析了162名於2008年5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前往浸大中醫藥診所求診的慢性腎衰患者病例,男女分別佔90例和72例,年齡介乎18至86歲,患病期由3個月至26年不等。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腎衰的診斷標準,屬於慢性腎衰1至3期,即腎小球濾過率小於80ml/min;同時並未曾進行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治療。

根據中醫辨證論治原則,徐大基博士將臨床觀察的慢性腎衰患者歸納為不同的中醫證型,當中43例 (26.54%) 為脾腎虧虛及濕毒瘀阻型、30例 (18.52%) 為脾腎氣血虧虛型,另外22例 (13.58%) 為濕濁困脾型,其餘67例為其他中醫證型。徐博士解釋,慢性腎衰的主要病機是脾腎虧虛、氣血不足、濕毒瘀阻,因此中醫治療相關病患的重點在於健脾補腎、益氣養血和化濕降濁。

徐博士認為,中醫辨證治療有助於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對治療併發症或合併症等方面有顯著成效。是次臨床觀察結果顯示,中醫藥治療有1年病歷的早期病患者的有效穩定率達90.32%,而對1年病歷的第3期患者,有效治療穩定率則為70.47%,顯示患者愈早進行中醫藥治療,臨床效果愈佳。

另一方面,臨床觀察並分析了患者對慢性腎衰的認知度,大多數患者均知道自己腎衰的情況;部分患者是從體檢中得知,有個別患者並不清楚自己已處於腎衰晚期,這反映加強社會大眾對慢性腎衰知識和教育的重要性。

在觀察的病例中,部分患者病情加重的原因主要是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胃腸炎及皮膚感染等,合共佔29.89%;原發病因為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炎等非常多見,合共佔69.75%,說明加強這些基礎病的早期防治,提升體質以防感染,是預防慢性腎衰惡化的有效措施。徐大基博士表示,飲食不當、過度勞累、熬夜、失眠等亦是加重慢性腎衰的原因之一,因此大家應注意日常生活調養和改善生活方式,另外亦應避免濫用對腎有損害性的藥物,如止痛藥等。

###


Disclaimer: AAAS and EurekAlert!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accuracy of news releases posted to EurekAlert! by contributing institutions or for the use of any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EurekAlert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