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最近完成一項針灸控制體重的臨床研究,參加者經過八星期治療後,體重平均下降了2.47公斤,最顯著的個案減少達7.2公斤,體重指標 (BMI) 也降低了3.2kg/m2。這項臨床研究初步證明針灸有助成年人控制體重。
學院早前與香港醫院管理局合作,於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進行臨床研究,共有72人參加,包括13男、59女,年齡介乎18至 68歲,他們的BMI達25或以上,參加臨床研究前三個月未曾接受控制體重的干預及用藥。
參加者隨機分為「真針組」及「假針組」兩個治療組別作對照研究,各人在八星期內進行共16次針灸治療,針灸穴位包括位於腹部的天樞、大橫、帶脈、氣海及中脘,以及位於小腿的足三里、豐隆及三陰交等穴位;另外也進行耳穴治療,選取耳部針對飢點、神門、脾、胃等耳穴,敷貼中藥「王不留行」。中醫認為這些針灸穴位有疏調腸腑、利水滲濕等功效。
經過針灸治療後,「真針組」的體重平均減少了2.47公斤,BMI也平均下降了1.56 kg/m2。最成功的個案體重減幅達7.2公斤,BMI降低了3.2 kg/m2。「假針組」的體重則只平均降低0.54公斤,BMI平均下降0.19 kg/m2。
研究團隊包括項目總負責人浸大香港中醫藥臨床研究中心暨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主任卞兆祥教授,以及成員中醫藥學院臨床部講師楊君軍博士、教學科研部副教授張世平博士和臨床部研究助理教授鍾麗丹博士。
鍾博士說針灸有刺激的作用,它的機理可能是通過5-羥胺及β內啡肽(中樞神級系統和血漿),產生抑制食慾和增加脂質溶解的作用,從而令體重下降。她指出,研究結果為針灸控制體重在香港的應用提供了初步療效和安全性的證據,同時並為未來進行大規模臨床研究和制定針灸治療肥胖臨床實踐指南奠定了基礎。鍾博士建議日後進行的大規模研究可考慮加入中醫證候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