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Release

衰老、生物节律与癌症之间的相互作用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Research

图1.癌症、生物节律和衰老之间的串扰

image: 图1.癌症、生物节律和衰老之间的串扰 view more 

Credit: Copyright © 2025 Jie Wang et al.

1.研究背景:

癌症、生物节律与衰老存在复杂协同作用:衰老是癌症主要风险因素,生物节律紊乱促进肿瘤发生发展,而衰老本身加剧节律失调,三者通过基因组不稳定、细胞衰老和慢性炎症等共同机制互作。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为癌症临床管理提供新方向。

2.生物节律和肿瘤

生物节律通过转录-翻译反馈回路形成24小时周期,涉及核心时钟基因如BMAL1、CLOCK、PERs和CRYs等。这些基因相互作用维持生物节律。生物钟核心基因的紊乱通过调控细胞周期、DNA修复、凋亡及癌症干细胞活性等多种机制促进肿瘤发生发展,其异常表达和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多种癌症风险及预后显著相关。核心基因如CLOCK/BMAL1通过周期性调控c-MYC、cyclin D1等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影响增殖,同时通过调控p53-MDM2通路及XPA等DNA修复因子参与基因组稳定性维护,而PER2等基因的缺失会削弱DNA损伤应答。此外,生物钟基因如BMAL1和PER2通过调控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周期进程、免疫抑制微环境及自我更新能力影响肿瘤恶性行为,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在乳腺癌、结肠癌等多种癌症中表现出与易感性和治疗反应性的显著关联,揭示了生物钟系统在肿瘤发生和靶向治疗中的多层次调控作用。

3.生物节律和衰老

随着年龄增长,视交叉上核神经元节律强度减弱,中枢与外周生物钟同步性失调,核心生物节律基因表达紊乱,导致睡眠模式改变、褪黑素和皮质醇分泌节律衰减及代谢节律弱化,进而加速免疫衰老、代谢紊乱及慢性炎症风险。同时,衰老通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下降等机制加剧生物钟失调,形成恶性循环。研究指出恢复中枢与外周生物钟的协同作用可延缓肌肉功能衰退并维持组织节律,提示调控生物节律可能成为干预衰老相关功能下降的新策略。

4.衰老和肿瘤

衰老通过基因组不稳定性、表观遗传改变、细胞衰老和慢性炎症等多种机制显著增加癌症风险。衰老过程中,DNA修复能力下降、线粒体功能障碍、NAD+水平降低以及代谢紊乱等现象与癌症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慢性炎症和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为肿瘤生长提供了有利的微环境,而表观遗传改变和染色质重塑失调则导致抑癌基因沉默,促进肿瘤发展。研究表明,衰老与癌症在分子、细胞和系统水平上相互交织,共同推动肿瘤的进展,针对衰老相关机制的干预可能有助于癌症的预防和治疗。

5.衰老、生物节律和癌症之间的共同特征和机制

5.1衰老、生物节律和肿瘤发生

研究表明,生物节律紊乱通过影响端粒长度、抗氧化酶活性、基因稳定性及细胞衰老相关蛋白的表达,加速衰老过程并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具体机制包括:夜班工作导致端粒缩短,增加乳腺癌风险;持续光照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加剧氧化应激;生物节律核心基因的缺失或突变通过调控细胞衰老、增殖信号和DNA修复,影响肿瘤易感性。

5.2衰老、生物节律与肿瘤增殖和凋亡

衰老和生物节律通过调控细胞增殖、凋亡和衰老相关机制,深刻影响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衰老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分泌SASP因子抑制肿瘤增殖,但也可能通过改变免疫调节和肿瘤微环境促进肿瘤生长;生物节律则通过调控细胞周期、激素分泌以及核心时钟基因的表达,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此外,研究还发现抗癌分子MLN4924和M47分别通过稳定RORα-BMAL1轴和降解CRY1,抑制肿瘤增殖并诱导凋亡,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

5.3癌症中的衰老、生物节律和基因组不稳定性

衰老和生物节律通过调控DNA损伤、端粒功能障碍和修复缺陷等基因组不稳定性机制,影响癌症的发生与发展。生物节律紊乱会降低DNA修复效率,加剧基因组不稳定性和癌症风险。核心时钟基因与DNA损伤反应通路相互作用,调节ATM和ATR等关键蛋白活性,而BHLHE40和CCAR2则通过调控细胞衰老、DNA修复和生物节律基因表达,成为连接衰老、生物节律与基因组不稳定性的重要枢纽,揭示了它们在癌症中的复杂相互作用。

5.4细胞衰老、生物节律和癌症

细胞衰老是由端粒功能障碍、癌基因激活和持续DNA损伤引发的永久性生长停滞状态,伴随代谢和修复能力下降,在生物衰老中起重要作用。衰老细胞具有促炎性表型,既可防止细胞恶性转化,也可能促进癌症和炎症等年龄相关疾病。研究表明,激活生物节律抑制因子可选择性诱导癌细胞和致癌基因诱导衰老细胞死亡,抑制肿瘤生长,而生物节律成分通过调控p53降解影响细胞衰老和肿瘤耐药性。此外,慢性生物节律紊乱会促进NK细胞衰老,削弱免疫监视能力,促进肿瘤发生和转移,揭示了细胞衰老、生物节律与肿瘤发生、耐药性和免疫逃逸之间的复杂联系。

5.5衰老、生物节律和癌症中失控的细胞代谢

衰老、生物节律和细胞代谢失调在癌症中密切相关,AMPK和Sirtuins作为细胞能量状态的关键调节因子,维持能量平衡并影响生物节律。mTOR作为营养传感器,其活性在衰老和癌症中显著增加,促进肿瘤生长并与生物节律同步调控蛋白质合成和细胞增殖。胰岛素/IGF-1信号轴通过AKT/FOXO级联反应影响细胞存活和增殖,与mTOR和AMPK等通路形成复杂网络,共同调节寿命和癌症易感性。氧化应激通过抑制PTEN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以mTOR依赖的方式调控BMAL1,揭示了氧化应激、PI3K/AKT信号、BMAL1和mTOR在细胞应激反应和生物节律中的复杂相互作用,为理解衰老、生物节律和癌症代谢失调的交叉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并为抗衰老和抗癌策略的开发提供了潜在靶点。

6.总结和展望:

生物节律基因通过核心转录-翻译反馈环路和相关转录因子网络调控数千个基因的表达,包括与细胞衰老相关的基因,并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呈现24小时表达周期。在肿瘤状态下,生物节律基因通过调控细胞周期、DNA修复、代谢途径、免疫功能、氧化应激反应和肿瘤微环境等多种机制显著影响癌症的发生和进展,其失调或异常表达可能导致细胞增殖失控、DNA损伤积累、代谢失衡和免疫监视减弱,从而增加癌症风险并促进肿瘤生长。此外,生物节律通过调控炎症因子和内分泌系统中的关键激素在衰老和肿瘤发生之间发挥重要桥梁作用。随着年龄增长,生物节律的紊乱会导致激素分泌模式改变,加速细胞衰老和功能衰退,同时可能引发慢性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削弱,为肿瘤发展创造有利环境。未来研究通过阐明这些机制,有望开发基于生物节律的干预策略,不仅延缓衰老进程,还能降低癌症发病率,为健康管理提供新思路。本文综述了生物节律的生理基础及其对肿瘤发生和扩散的影响,探讨了衰老与生物节律之间的潜在机制和关系,重点分析了癌症和衰老的共同特征,如细胞衰老、慢性炎症、表观遗传改变和基因组不稳定性,并深入研究了癌症、衰老和生物节律之间的共同特征和相互作用,包括致癌作用、凋亡和肿瘤生长、基因组不稳定性、细胞衰老和细胞代谢,最后提出了将当前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的见解,重点关注通过整合免疫治疗、衰老细胞检测和先进纳米载体递送系统实现的时序治疗和抗衰老治疗。


Disclaimer: AAAS and EurekAlert!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accuracy of news releases posted to EurekAlert! by contributing institutions or for the use of any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EurekAlert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