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并不只有人类会在同伴受伤时施以援手。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近期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新研究表明,老鼠或许也有类似的行为。
科学家一直试图理解为何某些社会性哺乳动物会帮助受伤的同类。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USC凯克医学院生理学与神经科学教授Li Zhang表示,哺乳动物的共情行为和社会性联结受多种因素影响。“但这是首次在老鼠上观察到类似急救的行为。”
紧急反应
该研究显示,老鼠会尝试帮助它们熟悉的、处于昏迷状态的同类。这些行为从轻柔的嗅探和梳理毛发,到更强烈的如轻咬嘴或舌头的行为,直至拉出昏迷老鼠的舌头。
“这种行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与人类在急救中的行为极为相似。”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Zilkha神经遗传研究所研究员Wenjian Sun表示。“我以前从未见过老鼠表现出这样的行为。”
有趣的是,科学家是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发现这种现象的。Sun最初是在进行另一项实验时,观察到老鼠对同伴的救助行为。当人们遇到失去意识的个体时,通常会采取一系列紧急救助的措施,包括评估现场情况、检查患者反应、呼叫救援,并实施心肺复苏(CPR)。
老鼠急救员
这些“老鼠急救员”拉出昏迷同伴舌头的行为,似乎有助于畅通气道,加快其苏醒速度。该研究作者、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生理学与神经科学教授Huizhong Tao表示。
Tao同时指出,科学家们意识到老鼠拉出同伴舌头的行为并不能视为攻击性动作。类似的社会性行为在彼此熟悉的老鼠配对中更为常见。如果配对老鼠中的一只保持清醒或只是睡着了,这种行为也不会出现。而在失去意识的老鼠苏醒后,它们的舌头功能保持正常。
催产素的作用
研究团队利用先进的神经成像和光遗传学技术,探究“老鼠急救员”救助同类的社会行为的神经机制。Zhang指出,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发现之一是催产素(oxytocin)神经肽的激活。催产素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在生物建立社会性联系上能发挥关键作用的荷尔蒙。
催产素有时被称为“爱的荷尔蒙”,因为它与信任、联结和爱意等情感感受密切相关。Zhang表示,这项研究首次表明催产素可能是促进老鼠之间社会性联系的关键因素。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动物行为的理解,还突出表明催产素系统在脊椎动物社会性行为中可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未来研究与启示
研究团队计划进行更长期的实验,以探索老鼠是否具有更复杂的救助反应。Tao认为,这一发现为研究亲社会行为(如共情)的生物学基础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这一研究也表明,许多社会性动物,包括人类,可能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在危急时刻互相帮助的能力,从而提高生存几率,并加强同类间的社会性联结。
除Sun、Zhang和Tao外,研究团队成员还包括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Guangwei Zhang、Junxiang J. Huang、Can Tao和Michelle B. Seo。
该研究获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EY019049, AG089756, DC008983, DC020887, NS132912)。
Journal
Science
Method of Research
Experimental study
Subject of Research
Animals
Article Title
Reviving-like prosocial behavior in response to unconscious or dead conspecifics in rodents
Article Publication Date
21-Feb-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