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Release

科大發表高解析度地下水硫酸鹽分布圖 揭示全球公共健康隱患

監測食水安全

Peer-Reviewed Publication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來自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的研究團隊成員包括:擔任共同通訊作者的講座教授陳光浩(中)、博士後研究員張孜(左)及擔任第一作者的博士生肖呈羽(右)。

image: 來自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的研究團隊成員包括:擔任共同通訊作者的講座教授陳光浩(中)、博士後研究員張孜(左)及擔任第一作者的博士生肖呈羽(右)。 view more 

Credit: HKUST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工學院最近發表全球首幅高解析度的地下水硫酸鹽分布圖,揭示了一項驚人的公共衛生隱患——地下水硫酸鹽含量過高的現象,正對全球1,700萬人的腸胃健康構成威脅。

地下水是數十億人重要的食水來源,然而,硫酸鹽進入供水系統後,可導致飲用者腹瀉和脱水,特別對嬰幼兒、老年人及其他體弱人士風險更高。此外,硫酸鹽還會促進砷的釋放,污染水質,並可導致重金屬溶解,加速管道腐蝕,間接引發其他健康問題和經濟損失。以美國為例,每年因水管腐蝕相關問題所帶來的財政成本,便高達220億美元。

本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講座教授陳光浩指出:「地下水中的硫酸鹽含量對大眾健康和水系統基礎設施均有深遠影響,可惜這個重要課題往往被忽視。」

為探討這一問題的嚴重性,陳教授及其團隊採用先進的數據驅動方法,分析了超過17,000項硫酸鹽濃度測量數據以及相關的全球地理空間變量數據,成功生成了首幅1公里解析度的硫酸鹽分布地圖。這張開創性的分布圖成為水質評估的實用參考工具,它不但標示出硫酸鹽超標的熱點地區,還辨別了主要影響因素,包括降水模式和沉積地質等自然現象,以及化肥施用和礦業操作等人類活動。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食水的硫酸鹽濃度不應超過每公升250毫克,一旦污染超出這個水平,便可能出現異常味道。按此標準,研究團隊藉助這張分布圖推算,發現全球有約1.94億人生活於超標的地區。更令人擔憂的是,有約1,700萬人生活在地下水硫酸鹽濃度超過每公升500毫克的地區,這已是嚴重超標,可引發腸胃問題。

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於權威國際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論文標題為「Understanding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Groundwater Sulfate and Assessing Population at Risk」。論文的另一位共同通訊作者、博士後研究員張孜表示:「我們的研究成果開闢了一個急需的全球視角,為決策者提供數據,以優先制定干預策略,保障弱勢地區的水質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該分布圖顯示了南亞和北非等硫酸鹽超標的熱點區域,而這些地區有數以十億計人口依賴未經處理的地下水作為食水。另外,從分布圖中也可以看出,硫酸鹽含量超標在各地有不同成因。在某些地區,自然地質條件是主要因素,而在其他地區,人類活動的影響則更加顯著,例如工業排放和農業活動等。由於可見,在制定硫酸鹽減緩策略時,必須因地制宜。

論文的第一作者、博士生肖呈羽進一步闡釋指,硫酸鹽污染不僅威脅人類健康,還會對自然環境帶來更廣泛的後果。她說:「高濃度的硫酸鹽可引致水體優養化,釋放磷等有害營養物,損害生態。隨著氣候變化和城市化加劇,硫酸鹽超標問題勢將惡化,進一步危及全球水質和供水可用性。」

本研究由科大與普林斯頓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及北京理工大學合作完成。團隊的發現對全球水安全管理有著重要啟示——將硫酸鹽納入管理,已經刻不容緩。這項結論為政策制定者、水資源管理者及研究人員提供了重要框架,協助他們設計有效且可持續解決方案,應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和公共健康挑戰。


Disclaimer: AAAS and EurekAlert!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accuracy of news releases posted to EurekAlert! by contributing institutions or for the use of any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EurekAlert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