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的尺寸有多大?质子和中子在原子核中是如何分布排列的?这些是核物理学中非常基本且至关重要的问题。R. Hofstadter(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等利用电子弹性散射方法,研究了稳定原子核内的电荷分布。然而,这一方法很难拓展到短寿命、不稳定的原子核。基于放射性核束装置,高精度测量原子核在质子、碳等靶上的反应截面,探索不稳定原子核内核子密度分布,一直是核物理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不同于理论非常完善的电子散射方法,将强子、重离子作为探针研究原子核,面临着几个关键难题:当前的核反应理论是否完善?如何高精度计算强子-原子核碰撞、重离子碰撞中的强相互作用?可否从不同能量、不同实验靶的研究中得到自洽的结果?为了厘清这些问题,亟需在不同能量和靶核下,对同位素链开展系统测量,发展基于强子探针的实验方法。
近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孙保华教授和谷畑勇夫教授领导的核物理研究团队,联合国际合作者,利用德国GSI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的放射性核束装置FRS,在900A MeV能区(~0.86倍光速),系统测量了从锂至氧等24种同位素在碳和氢靶上的电荷改变反应截面。数据涵盖稳定至丰中子原子核,其中大多数为首次发布。他们的研究表明,在电荷改变反应中,直接移除质子的过程平均贡献了总截面的约90%(碳靶)和75%(氢靶),但在各核素上的贡献并不相同。他们发现并提出了一个唯象因子,标记在核核碰撞中先发生中子移除、然后级联质子蒸发的过程,为质子蒸发过程的存在提供了实验依据。考虑反应理论的唯象修正后,在统一的框架下,分别利用碳靶和氢靶数据,提取了碳同位素链(12,14–19C)和氮同位素链(14,15,17–22N)以及其他轻核的点质子分布半径。发现随着中子数的增加,对于具有偶数质子的原子核,利用两个反应靶提取的半径吻合,但是对于具有奇数质子的原子核,从碳靶数据提取的半径逐渐倾向于大于从氢靶中得到的结果,这需要实验和理论上的进一步探索。
Jichao Zhang, Baohua Sun, Isao Tanihata, Rituparna Kanungo, Christoph Scheidenberger, Satoru Terashima, Feng Wang, Frederic Ameil, Joel Atkinson, Yassid Ayyad, Soumya Bagchi, Dolores Cortina-Gil, Iris Dillmann, Alfredo Estradé, Alexey Evdokimov, Fabio Farinon, Hans Geissel, Giulia Guastalla, Rudolf Janik, Satbir Kaur, Ronja Knöbel, Jan Kurcewicz, Yury Litvinov, Michele Marta, Magdalena Mostazo, Ivan Mukha, Chiara Nociforo, Hooi Jin Ong, Stephane Pietri, Andrej Prochazka, Branislav Sitar, Peter Strmen, Maya Takechi, Junki Tanaka, Jossitt Vargas, Helmut Weick, John Stuart Winfield. A new approach for deducing rms proton radii from charge-changing reactions of neutron-rich nuclei and the reaction-target dependence. Science Bulletin 2024;69(11):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592732400207X
Journal
Science Bulle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