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多种史前文化的交汇处,北京地区是史前时期文化交流和粟黍传播的重要研究区域。尽管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门头沟东胡林遗址已有粟黍遗存出土,但是该区域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中少有粟黍遗存出土,主要代表是在北京东部平谷盆地上宅遗址(图1)发现的少量遗存,这两批遗存之间存在约两千年的断层。同时,尽管上宅遗址地层年代延续较长,但动植物大遗存发现较少,先民生计策略较为模糊。
近期,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与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合作,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支持下,对上宅遗址出土陶片的脂质残留物进行了综合分析(图2和图3),借助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和气相色谱-燃烧炉-质谱联用仪(GC-C-IRMS),探究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旱作农业发展和先民生计策略。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2023年8期。
研究结果表明,上宅先民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7500~6000a BP)食用黍,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旱作农业在北京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信息。脂质组成和脂肪酸单体碳同位素值显示,陶片中吸附的动物油脂主要来源于以C3植物为食的野生反刍动物体脂,说明野生反刍动物是先民重要的肉食来源。此外,还发现一件样品来源可能是鹿的乳脂(图3中SZ8),说明先民对野生动物资源的利用涉及了次级产品的开发。结合其他考古学证据,研究人员认为上宅先民实行采集、狩猎和旱作农业并行的生业经济模式。最后,结合制陶工艺、裂痕等信息,推测上宅先民使用作为炊器的陶罐加热食物的方法可能为石煮法。
研究详情请见原文:
Lyu N, Wang T, Yu J, Rao H, Han B, Yang Y. 2023. Pottery lipid analysis at the Shangzhai site, Beijing,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subsistence strategy.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66(8): 1789–1797, https://doi.org/10.1007/s11430-022-1121-4
Journal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